最新資訊
澄江古生物化石群發現者侯先光教授在云直播間,講述那令人激動的故事……
時間:2021-10-17 16:13 來源:未知 微信公眾號:yn2553 QQ公眾號:800061629
10月14日,COP15新聞中心舉行第三場采訪,澄江古生物化石群發現者侯先光教授、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劉煜博士、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博物館館長陳泰敏做客云直播間,講述澄江古生物化石群發現過程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故事。
侯先光教授披露了
37年前
在澄江的那段發現之旅
及其背后的故事
“那時,我們每天早上7點多上山,至下午6點多下山,在山上待的時間達十多個小時、有時還要多些……寂靜的山頭只有沉悶的大鎬挖石和小榔頭敲石的聲音。尤其是在洪家沖剖面采集的4天,每天洗澡時第一盆水里總積下半盆泥漿。艱辛的付出卻一直沒有多少收獲,直到7月1日下午那塊包藏著后來被命名為納羅蟲化石的石塊被砸開。”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博物館里,復原了當年侯先光教授發現化石的場景。
“頓時世界像凝固了一樣,全身血液似乎停止了流動,拿標本的雙手不由自主地抖動不停。”侯先光這樣形容自己當時的震驚與喜悅。
侯先光教授發現的長尾納羅蟲化石
在當天的云直播間,劉煜介紹了澄江古生物化石群研究的新進展,展示了使用CT掃描成像方法深入研究早寒武世澄江動物群及其他保存類型的節肢動物化石成果。
“澄江化石標本個體小,觀察不便,且寒武紀年代久遠,相關知識對大眾來說顯得高冷。因此,讓大眾更直觀、更輕松地認識澄江古生物群和寒武紀早期的生物面貌,是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博物館的一個重要職責。”陳泰敏說,希望通過媒體朋友把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博物館介紹給更多的人。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試信息
關注微信公眾號:yn2553
或長按二維碼關注
上一篇上一篇:云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平段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明顯
下一篇下一篇:公示了!到玉溪旅游休閑,推薦來逛這兩條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