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id="jpt14"><bdo id="jpt14"></bdo></u>

<u id="jpt14"></u>

冒充領導打1000個電話沒騙成!嵩明法院:判2年

時間:2021-10-18 11:57 來源:未知 微信公眾號:yn2553 QQ公眾號:800061629

 

 


 



某一天,“領導”主動聯系你,對你噓寒問暖,接著“領導”突遇急事急用錢,但是自己不方便操作,讓你幫忙代為轉賬。你會轉嗎?近日,嵩明法院就審理類似案件,牟某冒充“領導”關心下屬,先后撥打詐騙電話1000余次,一次都沒有詐騙成功,牟某的行為構成詐騙罪,被法院判刑2年。

 

2018年,牟某與張某(已判決)分工合作,購買了銀行卡及電話卡,在昆明市搭建犯罪窩點,組織他人(另案處理)撥打詐騙電話,形成了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他們的詐騙手段大多為冒充領導、熟人,以需要協調關系、資金周轉、不便轉賬等為由,對云南省內數名被害人實施電信詐騙。

 

 


 





自辯:沒成功過一次……

 

 

據調查,牟某屬于犯罪集團首要分子,先后撥打過1000余次詐騙電話,卻沒有詐騙成功一次。最終,牟某被警方抓獲。

 

牟某辯解稱:他雖然打了1000多個詐騙電話,但沒有成功過一次。

 

嵩明法院審理認為,牟某屬于犯罪集團首要分子,雖然他稱沒有詐騙成功過,根據在案證據,牟某的行為依然要接受法律的制裁。

 

最終,嵩明法院以牟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2年,其他共犯也受到了相應的處罰。

 

審判法官說,現實中,不斷爆出不法分子冒充領導實施詐騙的案例,他們往往通過非法渠道獲取詐騙對象的個人信息(包括電話、微信、工作單位、職務等),用關心下屬工作的口吻,讓詐騙對象“如沐春風”,感到受寵若驚,以為自己的工作得到領導的肯定,極大降低戒備之心。在博取詐騙對象的信任后,不法分子又以各種理由要求轉賬。

 

這些所謂的“領導”常見的詐騙理由:

 

“我認識某某領導,你升職有希望了,我給你個賬戶,你懂的……”

 

“我要轉賬給上級領導,但不方便以我的名義轉出,用你賬戶轉一下,隨后我打到你賬戶上。”

 

“我親戚急需資金周轉,我的賬戶暫時無法轉出資金,你快點幫我轉一下。”

 

“咱們部門的項目還差一筆資金,我給你賬戶你先補上,再找財務報銷。這件事關乎你的晉升,你務必辦妥。”

 

 





“領導”老是催的話,背后可能就有詐

 


 

審判法官說,不法分子正是抓住員工、下屬敬畏領導,不敢冒昧跟領導核實信息心理,頻繁使用“盡快”“立即”“馬上”這些催促性的詞語,既營造了緊張氣氛,又利用時間差降低受害人核實轉賬需求真假的可能性,不少人來不及多想便紛紛中招。

 

 

法官提醒:

當遇到類似領導通過微信、QQ、電話、短信和郵件要求轉賬匯款,一定要提高警惕,設法核實對方身份真實性,可以委婉與對方聊一些公司單位的人和事等。同時,自己的QQ和微信也不要暴露太多具體信息,比如職業、住址、姓名等。如果發現對方身份、信息可疑,或不幸被騙,務必保留當時的聊天記錄和銀行賬號信息等作為證據,并及時報警。

 

整理編輯

來源: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柏立誠)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試信息
關注微信公眾號:yn2553
或長按二維碼關注

日本韩国欧美人人澡_免费人成在线播视频_欧美另类激情在线播放_高清无码毛片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