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id="jpt14"><bdo id="jpt14"></bdo></u>

<u id="jpt14"></u>

【口述云南·生態篇】“海鷗老人”珍貴影像重現……36年春城人鷗情

時間:2021-10-18 16:38 來源:未知 微信公眾號:yn2553 QQ公眾號:800061629

 

 

 

來源:云南廣播電視臺

 

中共云南省委網信辦

云南省廣播電視局

指導

 

云南廣播電視臺

共青團云南省委

聯合出品的

10集系列短視頻

《口述云南·生態篇》

 

今天推出第八集

《紅嘴鷗來到春城》

 

 

(點擊觀看視頻

 

10月13日上午,記者從昆明鳥類協會獲悉:500多只紅嘴鷗先頭部隊已抵達滇池,其它鷗群也正在趕來的途中,昆明將很快迎來觀鷗季。

 

1985年11月,紅嘴鷗第一次大規模飛抵昆明城區越冬。自那以后,每到冬季,成千上萬的紅嘴鷗都會飛躍千山萬水,赴一場與春城的約會。人們會帶著極大的熱情涌向滇池、翠湖、盤龍江邊等地,迎接這些來自遠方的小精靈。這份情緣至今已持續了36年。

 

 

如今,看鷗、喂鷗,已經成為昆明人,以及外地朋友在昆明冬天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在過去的36年里,為了保護、留住紅嘴鷗,無數人付出了艱苦的努力,有人在尋鷗路上歷盡艱難,有人在翠湖立下了護鷗塑像,還有人省出自己的生活費做鷗糧喂食海鷗……

 

 

     “海鷗老人”吳慶恒珍貴影像重新呈現    

 

很多人都知道,昆明翠湖公園有一個“海鷗老人”吳慶恒的塑像,這位老人生前是昆明的一位普通退休工人。每年冬天紅嘴鷗來昆之后,吳慶恒都會從城郊步行20余里地來到翠湖喂鷗。他會從微薄的退休工資里拿出一半的錢去購買糧食、做成鷗糧去喂海鷗,像呵護自己的孩子一樣呵護著這些可愛的小精靈。

 

紅嘴鷗就像吳慶恒老人的孩子一樣

 

紅嘴鷗也認識了吳慶恒老人,老人救助過一只瘸腳的海鷗,老人叫它“單腳”,只要老人一喊,“單腳”就會從水面一躍而出,還有他取名叫“灰頂”、“老沙”的一些紅嘴鷗,都會像老朋友似的圍繞在他身邊。

 

攝影師李志雄報道了吳慶恒的事跡,人們稱他為“海鷗老人”,在他去世之后塑像來紀念他。吳慶恒老人生前,紀錄片導演譚樂水曾拍攝過他的影像。經譚樂水導演特別授權,這些珍貴的影像此次將在《口述云南·生態篇》之《紅嘴鷗來到春城》中重新呈現。

 

    “海鷗奶奶”楊水蘭被海鷗“救起”,堅持13年照料海鷗    

 

在滇池邊采訪73歲的“海鷗奶奶”楊水蘭那天,天氣很好,海鷗像一群可愛的小寶寶,鳴叫著在她身邊飛來飛去。

 

自從那次不慎落水被海鷗“救起”,楊水蘭決定這一輩子都要照顧海鷗。

 

喂海鷗是楊水蘭最開心的事

 

有一年在滇池邊,楊水蘭不慎落水,海鷗飛到她身邊一直鳴叫著……楊水蘭說:“要是這些海鷗有手,一定會伸手來救我。”當她想要放棄時,是海鷗“鼓勵”了她,當她從水中掙扎著爬上岸邊時,海鷗成群停了下來,一直圍著她。楊水蘭覺得,是海鷗救了她。13年來,她在滇池畔喂食、照料每年來昆明過冬的海鷗,特別是那些傷殘的、不能隨其他海鷗飛回去的海鷗。

 

   王紫江教授為做紅嘴鷗調研曾落入滇池   

 

除了民間自發的愛鷗、護鷗人之外,以鳥類專家、昆明鳥類協會名譽理事長王紫江為代表的一大批科學工作者,也為摸清海鷗的生態習性、普及海鷗的科學知識、為保護海鷗而盡心盡力,做了大量工作。

 

王紫江是云南大學生物系退休教授,多年來,他致力于保護紅嘴鷗和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頸鶴等鳥類。

 

昆明鳥類協會名譽理事長王紫江教授

 

1957年,王紫江教授考進云南大學生物系學習動物專業,三年后進入教學實習和科研實踐階段。上世紀60年代初,他跟隨教師一起到滇池水域考察,發現了很多水鳥,其中一種就是紅嘴鷗,當時數量并不多……

 

1985年11月,當紅嘴鷗首次大規模飛臨昆明的滇池和盤龍江邊時,引起了很多市民的關注。王教授也開始系統地研究紅嘴鷗。1986年,他們在昆明市工人文化宮舉辦了一次紅嘴鷗圖片展。1987年,當紅嘴鷗再次飛臨春城時,王教授牽頭成立了“昆明市紅嘴鷗協會”,后來更名為“昆明鳥類協會”,還率先組織研究并生產出紅嘴鷗專用飼料。

 

 

為了進行紅嘴鷗的科學調研,王紫江還曾不慎落入滇池中,當時情形十分危險……那是1991年的冬天,王紫江一行人在滇池水域進行調研,想要掌握海鷗的數量。他們乘坐的快艇在湖面上轉一個急彎,沒想到側翻了,所有人都落進了水里。

 

冬天的滇池水冰冷刺骨,當一個個落水者被救起以后,大家發現年過半百的王紫江不見了……后來才發現他竟被壓在了快艇下面!危急時刻,幸好一位漁民的木船從旁邊經過,眾人合力把王紫江拉上了木船,直說:“太危險了,太危險了!”

 

即便是有過如此危險的經歷,說起大半輩子為研究和保護紅嘴鷗所付出的心血,王紫江教授依然沒有后悔過。

 

王紫江教授多年來從事的鳥類相關工作

 

2006年,王教授帶隊的科考隊,曾深入到我國黑龍江地區及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紅嘴鷗棲息地進行考察。在他和昆明鳥類協會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紅嘴鷗在昆明得到了很好的保護。

 

云視網記者采訪王紫江教授和楊水蘭

 

從1985年紅嘴鷗飛臨昆明以來,全民護鷗已成為昆明人的集體行動。紅嘴鷗也被納入了政府管理范圍:昆明市政府多次下發通告保護紅嘴鷗;財政撥付?钛兄萍t嘴鷗專用飼料,并安排專人定點投喂;加快滇池湖濱帶的生態恢復,為紅嘴鷗提供生態棲息地;因為紅嘴鷗,昆明成為了國內最早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城市之一;昆明還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命名為中國紅嘴鷗之鄉……

 

昆明滇池海埂大壩上人鷗同戲的場景

 

在生物多樣性居全國之首的云南,每年冬季跋涉萬里來到春城的紅嘴鷗與這個城市愛它護它的人,已經成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最好范本。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試信息
關注微信公眾號:yn2553
或長按二維碼關注

日本韩国欧美人人澡_免费人成在线播视频_欧美另类激情在线播放_高清无码毛片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