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id="jpt14"><bdo id="jpt14"></bdo></u>

<u id="jpt14"></u>

【僑云南】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有一個美麗的地方”絢麗綻放

時間:2021-10-19 13:39 來源:未知 微信公眾號:yn2553 QQ公眾號:800061629

 

 

有一個美麗的地方

各族人民在這里生長

密密的寨子緊緊相連

彎彎的江水 綠波蕩漾

……

每當音樂

《有一個美麗的地方》響起

一幅德宏山水圖

便會在我們眼前徐徐鋪開

 

秘境德宏

 

美麗的地方

綻放著無數美麗的鮮花

但在德宏各族群眾的心中

當地最美的花

當屬民族團結進步之花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地處祖國西南邊陲

國土面積11526平方公里

轄芒市、瑞麗兩市

隴川、盈江、梁河三縣

 

芒市

瑞麗市

隴川縣

盈江縣

梁河縣

 

總人口132.4萬

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州總人口的47.77%

州內居住著

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

五個主要世居少數民族為主的

40多個民族

 

傣族

景頗族

阿昌族

傈僳族

德昂族

 

各民族猶如美麗的花朵

綻放在德宏大地上

它們相融而居又各具特色

 

德宏州各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只靠一朵美麗的鮮花

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

只有融入團結的集體

才能實現宏偉目標

 2015年1月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

指示云南要

“努力成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

 

關璋新村

 

德宏州委、州政府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

牢固樹立

“在德宏,不謀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謀全局”的理念

團結帶領全州各族人民

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建設好美麗家園

維護好民族團結

守護好神圣國土

用擔當實干書寫

民族團結進步的德宏答卷

 

 

◎德宏州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于2020年12月順利通過省級初驗,并已向國家民委申報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力爭今年年底創建成功。

有30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個人受到國務院表彰,77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個人受到云南省政府表彰,1193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個人受到州委、州政府表彰。

涌現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2個、示范基地2個,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2個、示范單位270個;州級示范單位321個、教育基地7個。

 

 

一項項亮眼的成績

彰顯了德宏各族群眾團結一心

共同譜寫和諧發展新篇章的

決心與信心

 

 

金秋十月

德宏州迎來了第39個民族團結月

讓我們一起走近

“有一個美麗的地方”

共同探尋

這里民族團結進步的“密碼”

 

民族團結

是德宏最悠久的歷史傳承

 

德宏歷來就有著

民族團結的優良傳統

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源遠流長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歷史積淀深厚

 

1950年1月,滇西工作領導小組決定由中共騰沖縣工委批準建立梁河特區區委,積極謀劃開展黨的工作。從此,祖國西南邊疆的這片土地上,建立起了德宏最早的中共地方黨組織,燃起了革命的星星之火。 

1950年

在首都國慶節觀禮上

毛澤東主席親手接下

德宏少數民族群眾代表

獻上的傣族“筒帕”和傣錦

 

周恩來總理和緬甸吳巴瑞總理參加在芒市舉行的中緬邊民聯歡大會(史料)

 

 1956年12月

周恩來總理和緬甸總理吳巴瑞

在德宏芒市主持舉行了

有1.5萬多各族群眾參加的

中緬邊民聯歡大會

書寫了“民族團結”促進中緬“胞波”情誼的

新中國外交精彩樂章

 

中緬兩國3位總理后人同臺為中緬胞波情加油

 

黨的十八大以來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

高度重視民族工作

心系德宏各族群眾

2020年新年伊始

習近平總書記首訪緬甸

提出中緬雙方要讓中緬命運共同體意識

在兩國人民心中落地生根

德宏作為中國對緬交流交往

最為頻繁、基礎最為深厚的前沿州

持續做好民族團結工作

責任更加重大、使命更為光榮

 

中緬跨國雙城自行車挑戰賽

 

在邊境疫情防控

這場大戰大考中

德宏州委、州政府團結帶領

全州各族干部群眾

以“鎮守邊關、視死如歸”的決心和意志

在各自崗位上

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默默貢獻

 

守邊護邊巡邊

 

千名黨員當先鋒

萬名干部上一線

百萬群眾齊抗疫

德宏各族人民用實際行動

生動詮釋偉大抗疫精神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在排除萬難、共克時艱中進一步鑄牢

 

以“鎮守邊關、視死如歸”的決心和意志守好國門

 

民族團結

是德宏最堅固的執政根基

 

德宏建州60多年的發展成就證明

只有中國共產黨

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大團結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才能凝聚各民族、發展各民族、繁榮各民族

 

《我和我的祖國》在德宏少數民族村寨唱響 

 

在黨的光輝照耀下

德宏州始終堅持

增進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異性

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則

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一大批民族干部和專業人才

成為德宏建設和改革事業的生力軍

引領各族群眾

齊心協力建好家園、守好邊疆

 

在德宏五和家園,五個民族一家親,和諧家園心連心

 

黨在德宏邊疆民族地區的

執政基礎不斷夯實

各族群眾的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鑄牢

 

黨的政策進家家戶戶——盈江縣黑山

 

“五個認同”思想深入人心

美麗德宏結出了

政通人和、百業俱興的

民族團結碩果

 

民族團結

是德宏最鮮明的文化底色

 

德宏的

傣文化、阿昌文化、德昂文化

如水一般柔美

景頗文化、傈僳文化

又如山一般剛毅

 

美麗的傣族姑娘

 

各民族在德宏這塊

神奇而包容的土地上

共同創造了璀璨奪目的民族文化

成為中華優秀文化的

一顆閃亮明珠

 

民族節慶

 

德宏

是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最多的州市

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作名錄《傣族剪紙》項目

 

傣族剪紙

 

有國家級、省級、州級、縣市級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313項

 

葫蘆絲制作

 

傣族、德昂族潑水節

景頗族目瑙縱歌節

阿昌族阿露窩羅節

傈僳族闊時節

……

 

潑水節

目瑙縱歌節

阿露窩羅節

傈僳族闊時節

德昂族澆花節

 

繽紛多彩的節日

已成為德宏各民族

增進團結、不分彼此、同歡共樂的共同節日

 

 

著名歌曲

《有一個美麗的地方》《月光下的鳳尾竹》

傳唱大江南北

音樂短片《打開世界的門》

斬獲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

最佳音樂電影短片獎

……

 

葫蘆絲演奏

 

一大批在德宏土地上

創作的優秀民族文藝作品

讓各族人民的心走得更近

 

民族團結

是德宏最強勁的奮進之力

 

2012年

獲批瑞麗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

2019 年

獲批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德宏片區

 

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德宏片區

 

德宏在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

助推“一帶一路”倡議、中緬經濟走廊

和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中

做出了積極貢獻

 

芒市國際口岸機場

 

2021年

云南省委省政府為德宏州發展把脈定向

提出了把德宏打造為

鄉村振興示范區

沿邊開放示范區

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的

奮斗目標

德宏州委、州政府團結帶領

全州各族人民群眾

同心同行、攜手并肩

共謀經濟發展

 

幸福德宏

 

邊境興則邊疆穩

正是德宏各族人民

像珍愛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

才創造了自解放以來

一直保持著

愛黨愛國、邊疆穩定、宗教和順

社會和諧、經濟發展的

“德宏印象”

 

民族團結

是德宏最美麗的幸福之花

 

德宏邊疆各族人民群眾

在黨的光輝照耀下

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續提升

 

隴川縣戶撒鄉平山村中寨小組傈僳族脫貧致富的幸福生活

 

德宏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

深入實施興邊富民

“十百千萬”和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

全州24個邊境鄉鎮(農場)

63個抵邊村(社區)

全部實現“五通八有三達到”目標

 

龍瑞高速

 

4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186個貧困村全部出列

15.25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4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

實現整族脫貧

兌現了“一個也不能少”

的莊嚴承諾

 

芒市介桃村菠蘿喜獲豐收

 

德宏把生態文明建設

作為各族人民

最普惠的民生和最根本的福祉

建成1個省級生態文明縣

35個省級生態文明鄉鎮

334個州級生態文明村

300多個美麗鄉村

 

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

 

讓民族地區群眾

在生態保護中實現脫貧致富

走出了一條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德宏路徑”

 

德宏發現全國最大菲氏葉猴種群

 

新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德宏實踐

 

中華民族和各民族的關系

就是一個大家庭和家庭成員的關系

各民族之間的關系

就是一個大家庭里不同成員的關系

德宏

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縮影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德宏從這些方面發力

 

 

始終堅持

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

政治基礎不斷鞏固

 

德宏各級黨委政府

高度重視民族工作

建立“一把手”負總責

黨委統一領導

黨政齊抓共管

部門協同配合

上下協調聯動

全社會廣泛參與的創建工作機制

 

 

實行十天一調度

一月一督查一通報

督促檢查落實機制

將創建工作納入各級黨委、政府

重要議事日程

專題研究部署

扎實推動落實

 

始終堅持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

精神支撐更加有力

 

在全州各縣市

打造8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館(基地)

4條主題街區、6個主題公園

深入開展

紅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

積極開展中華傳統文化

展演、展示、展覽等活動

將中華文化內化為

各民族共建、共有、共享的精神家園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街

 

始終堅持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

社會基礎不斷加強

 

將推廣普及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

擺在突出位置

開展“小手牽大手,推普一起走”活動

形成了

“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的推普工作網絡

 

關璋幸福小學

 

創建90多個

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點

5個縣(市)順利通過

國家三類語言文字規范化達標創建評估

 

雙語服務

 

構建相互嵌入式的

就業結構、文化教育結構、社區環境

建立紅石榴之家、村史館、為民服務站等

各民族親如一家的

思想基礎、生活基礎、交流基礎

筑得更加牢固

 

梁河縣芒東民族中學“特色地方課程+活動” 澆灌民族團結之花

 

始終堅持

發展第一要務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

物質基礎更加堅實

 

2020年

德宏州經濟發展取得了

GDP、規上工業增加值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

全省第一的好成績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色更足

各族群眾的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強

 

幸福德宏

 

始終堅持

推進邊疆民族地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

安全保障不斷增強

 

1983年

德宏以自治州立法的形式

將每年10月

確定為全州民族團結月

迄今持續開展

39次民族團結月活動

開創了全省之先河

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不斷鞏固和發展

邊疆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先行州建設

加快推進

 

今年民族團結月活動時間從10月1日至31日,活動的主題是傳達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睦邊穩邊強邊、共建美麗德宏

始終把

國家利益、國家主權置于最高位置

把邊境疫情防控

與戍邊、管邊、安邊、護邊

各項工作有效融合

各族人民攜手同心織牢織密

邊境疫情防控網

 

織牢織密邊境疫情防控網

 

廣泛開展

國防知識、法治教育、邊防政策進村寨活動

各族群眾

國家、國防、國土、國界、國民

意識不斷增強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法治基礎

更加夯實

 

唱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時代強音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

德宏各族兒女

正沿著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

正確道路闊步前行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鑄牢

為著共同的目標和夢想

建設“更美麗、更安全、更富饒”的德宏

凝心聚力、團結奮進!

 

(來源:云報客戶端)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試信息
關注微信公眾號:yn2553
或長按二維碼關注

日本韩国欧美人人澡_免费人成在线播视频_欧美另类激情在线播放_高清无码毛片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