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走失15年!貴州男孩在曲靖被尋回
時間:2021-10-19 14:17 來源:未知 微信公眾號:yn2553 QQ公眾號:800061629
10月15日,在曲靖市沾益區一家飯店里,鄭傳勇一家吃著午飯。23歲的鄭傳勇坐在母親汪江維和哥哥鄭木身邊,滿臉喜悅的汪江維為兒子夾了一塊又一塊肉。“也不知道你現在喜歡吃什么,日后我和你哥哥都會慢慢了解。”汪江維難掩激動與笑意,對一旁的兒子說道。
這頓平常的午飯,對于鄭傳勇一家而言,是等待了15年之久的團圓飯。
鄭傳勇8歲時從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大坪村走失后,父親母親從此踏上尋親路,這一找,便是15年。在這期間,汪江維一家經歷了一次次希望與失望。在堅持不懈的尋找下,10月15日,這個家庭終于迎來了團圓的喜訊。
含淚相擁那一刻 一葉江舟終漂泊歸鄉
10月14日,即將見到失散多年兒子的汪江維很忐忑,手來回不停地揉搓著,她說:“這一刻我期待了很久……”
此時此刻,她腦中浮現的,是夢里一次次與兒子見面的場景;她心中回憶的,是一幕幕兒子小時候買了小零食回家總要給她先吃的畫面;是她頭痛生病時年幼的兒子小跑著去給她買藥的畫面……
陪同汪江維母子到麒麟區的貴州民警告訴記者,汪江維一直盼望能找到兒子,但這一天真的到來她還是有些忐忑,不知道兒子現在變成了什么樣子、受過什么苦,更害怕見到的人不是失散的兒子……
10月15日上午,汪江維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沾益區社會福利綜合服務中心“團圓”認親現場,看到兒子的那一剎,汪江維再也不能壓抑心中的情感,淚水奪眶而出,她捧著兒子陌生又熟悉的面龐看了又看,嘴里不停地重復著:“我的兒啊,這么多年你去哪了?怎么到那么遠的地方來了?我找你找得好苦!”
鄭傳勇有輕微自閉癥,汪江維突如其來的擁抱讓他有些錯愕,好一會兒鄭傳勇才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斷斷續續地說:“媽媽……不要哭……不哭……不哭……”一向怯生的鄭傳勇也伸手抱住了汪江維。母子相擁的那一刻,所有人心中的顧慮都被打消。
失散15年 父親臨終不忘尋親
“我們從沒有放棄尋找,也十分感謝福利院的工作人員和兩地警方的幫助,更要感謝國家、黨和政府!”對于汪江維一家而言,喜悅團聚的背后是15年尋子的心酸與等待。這趟漫長的尋子歷程,在經歷了一次次希望與失望的搖擺后,終于抵達終點。
15年來,汪江維和丈夫從未放棄任何一個可能尋回兒子的蛛絲馬跡。“不管結果如何,我知道一定要堅持下去。”汪江維說。
2021年10月9日傍晚,一個來自曲靖警方的來電再一次點燃在上海打工的汪江維的尋子希望。“電話里民警說我兒子可能找到了,讓我們來一趟曲靖。”汪江維告訴記者,一聽到有兒子的消息,她和鄭木激動得睡不著覺。隔日一大早,汪江維和鄭木便從上海趕往貴州遵義,第一時間來到遵義市公安局,商議前往曲靖認親事宜。10月14日,在麒麟區公安分局內,辦案民警告訴汪江維和鄭木,經過DNA比對,鄭傳勇確系他們的直系親屬。“警察告訴我,鄭傳勇現在在沾益區福利院過得挺好,聽到這里我百感交集,就想馬上見到我兒子,但是他們說我兒子有些怯生,怕我們突然去會嚇到他,我們只能等著麒麟區公安分局的民警與福利院工作人員聯系并安排好,我想已經等了15年了,為了能順利接回兒子,我不在乎再等一夜。”說完,汪江維掩面哭泣起來。
不論何時提起2006年臘月,汪江維總是難掩悲傷的情緒,因為那一年,鄭傳勇丟了。那是2006年臘月二十四,汪江維和丈夫像往常一樣外出打工,兩個兒子因放寒假被夫妻倆從老家接到身邊短住,可晚上回到家,小兒子卻不見了。夫妻倆報警后,四處張貼尋人啟事,那一年,他們跑遍了大街小巷,卻沒有找到任何蹤跡,此后,尋找孩子成了漫長的煎熬,這一找就是15年。鄭傳勇的媽媽汪江維回憶著孩子丟失時的場景,“這么多年哪里有消息就去哪里找,一直沒找到,心像被貓抓一樣難受,眼淚都流干了。記得有一次,我們聽人說,曾經在山東見過一個跟我很像的孩子,我們就聯系著尋找,結果一無所獲。”27歲的鄭木是鄭傳勇的哥哥,考慮到弟弟多年來音容笑貌有所改變,他們便以鄭木的相貌為線索尋找,這次一見面,沒想到弟弟真跟哥哥長得一模一樣。遺憾的是,父親沒能等到親人相見的這一刻就離世了。
“孩子他爸臨終時,嘴里一直念叨著‘小勇’兩個字。還一直對我重復‘我不在了,你也要把娃兒找到’。”汪江維說,由于思念過度,丈夫4年前因病離世,臨終前他念念不忘小兒子,一直反復念叨著他的小名。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一次,汪江維一家終于等到了屬于他們的好消息,“我知道這一路走來有多么不容易,但我始終堅信,在警方的幫助下,我一定可以找到兒子。”
不幸的童年收獲三個溫暖的家
2007年3月的一天,一個瘦小的孩子一直坐在麒麟區2路公交車上不下車,身邊沒有大人陪伴,孩子穿著單衣冷得瑟瑟發抖,駕駛員詢問無果后報了警。隨后,孩子被送往當時的曲靖市救助站,至2009年曲靖市兒童福利院成立,孩子被移送至兒童福利院生活直至其16歲,這里就是鄭傳勇在曲靖的第一個家。
“小家伙很可愛,喜歡吃巧克力和重油蛋糕,很愛干凈,會幫我們洗碗做家務。”說起鄭傳勇小時候的趣事,曲靖市兒童福利院副院長李興輝打開了話匣子,“他還會半夜給他喜歡的工作人員打電話,一天要打十幾個電話,我們都知道他是想家了,但只能打給我們。”李興輝說鄭傳勇會親切地喊福利院的工作人員為“爸爸”“媽媽”,對他們很是依賴。
傳勇初來這里時已11歲,不說話,不聽指令,不滿意就大哭尖叫,有些自閉的他有時還會用頭撞墻,老師好心抱住他,卻被他重重地在手腕上咬了一口,但市福利院的老師們都毫無怨言,仍然耐心、細心、用心地照顧鄭傳勇?勺钭尮ぷ魅藛T頭痛的是鄭傳勇不愿意去學校,由于年齡大、自閉等原因,鄭傳勇反復逃學,針對孩子的行為及安全問題,福利院專門為鄭傳勇請了兩位老師在福利院內為他上課,授課內容從簡單的識字、識數到加減乘除、文學作品閱讀理解等,這樣的日子一直從2011年持續到2015年。
2015年,根據當時的《兒童福利機構管理辦法》規定,年滿16歲的孩子要離院,但鄭傳勇情況特殊,無法獨自生活,也沒有直系親屬照顧,曲靖市福利院只能將他移交至沾益區社會福利綜合服務中心(沾益區福利院),這里是鄭傳勇在曲靖的第二個家。這里每天按時播放電視節目,組織下象棋、打撲克、跳廣場舞等娛樂活動,院長張明鼓勵他種菜,再把種出來的菜“賣”給沾益區福利院食堂,鄭傳勇在這里有事做、有娛樂、有規律地生活。
但由于鄭傳勇有些自閉,無法很好地適應新生活,經常出現頭痛的癥狀,無法忍受時他會用頭部撞墻、自殘等形式緩解。為減輕鄭傳勇的病痛,張明向沾益區民政局請示,將鄭傳勇送至醫院救治。此后,鄭傳勇長期在沾益鴻康醫院進行康復治療,而這里是鄭傳勇在曲靖的第三個家。
護士長趙平是鄭傳勇在鴻康醫院最依賴的人,鄭傳勇親切地喊她“趙媽媽”。“這孩子最喜歡看《西游記》,他平時不會打擾到我們工作,就在護士站安安靜靜地看電視,有時還會主動來幫我們洗白大褂,洗得可干凈了,醫院里的人都喜歡他,這回要走了還真舍不得他。”說起即將離開的鄭傳勇,趙平的眼眶有些泛紅。在等待鄭傳勇親生母親來之前,趙平一直陪著他,和他說話、疏導他的情緒、幫他整理衣服。離開前鄭傳勇擁抱著三個溫暖大家庭里的“家人”們。“非常感謝大家給我的愛,李爸爸、張爸爸、王媽媽、趙媽媽陪伴我長大,給我家,以后我會回來看望你們的。”
“團圓”行動指引歸家之路
讓愛回家,助力團圓。
2021年1月,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團圓行動”。自公安部部署開展“團圓行動”以來,陸續有多個家庭找回了失散的親人。麒麟區公安分局民警高紅兵告訴記者,自公安部部署開展以偵破拐賣兒童積案、查找失蹤兒童為主要內容的“團圓”行動以來,曲靖警方嚴格按照上級部署,采取組織發動、廣泛宣傳、DNA數據采集等多種措施,截至10月15日,共采集血樣30多份,已成功為5個家庭找回親人,鄭傳勇就是其中之一。
在認親儀式上,當警方相關負責人公布結果時,汪江維帶著兩個兒子激動地起身,向曲靖、遵義、沾益的公安民警再三鞠躬表示感謝。這一刻,所有的辛苦和煎熬,所有的奔波和尋找,都有了價值。
全國公安機關依托“打拐DNA系統”,以偵破拐賣兒童積案、查找失蹤被拐兒童為主要內容,通過積極完善父母尋找失蹤被拐兒童信息、廣泛采集疑似被拐人員數據、及時組織技術比對核查、扎實開展積案攻堅等工作,全力偵破一批拐賣兒童積案,全力緝捕一批拐賣兒童犯罪嫌疑人,全面查找一批改革開放以來失蹤被拐的兒童,爭取早日實現家庭團圓。
截至2021年9月20日,全國已找回歷年失蹤被拐兒童4302名。其中失蹤被拐超過20年的1205名,超過30年的888名,40年的173名,50年的95名,60年的22名。
記者 | 楊書娟 陳雪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試信息
關注微信公眾號:yn2553
或長按二維碼關注
上一篇上一篇:“2021年婦女普法暨婚育新風”百姓宣講活動n走進曲靖宣威市
下一篇下一篇:【視頻】馬龍一司機無證、酒駕、肇事逃逸,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