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id="jpt14"><bdo id="jpt14"></bdo></u>

<u id="jpt14"></u>

“田間大學”飛出萬只“領頭雁”!《光明日報》頭版報道云南村干部能力學歷雙提升行動開花結果

時間:2021-10-19 14:27 來源:未知 微信公眾號:yn2553 QQ公眾號:800061629

 

 

 

10月18日

《光明日報》頭版刊文

報道云南村干部

能力學歷雙提升行動開花結果

 

 

全文如下

??

 



2018年以來,云南省委組織部在全省實施農村領頭雁培養工程,實施村(社區)干部能力素質和學歷水平提升行動計劃項目,云南各地25300名村干部、農村致富帶頭人成為云南開放大學的學生,也成為帶領農村群眾脫貧致富、推動鄉村振興的“領頭雁”。

 

全國人大代表、云南省文山州富寧縣木央鎮木杠村黨總支原書記農寧安就是雙提升項目受益人之一。“我作為農民,還能在村里上大學,做夢都不敢想。以前我都憑經驗做事,參加村干部雙提升項目學習后,我知道了如何以黨建引領,以產業帶動全村群眾脫貧致富。”農寧安感概。

 

為萬名村干部、致富能人推開大學門


“2016年換屆后,全省村(社區)兩委干部14萬多人,其學歷水平和能力素質與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大專及以上學歷占比僅10%左右,在邊遠、少數民族貧困縣,絕大部分村干部的文化程度還是初中甚至小學水平。”2017年,云南省政協委員杜俊軍、李極明、黃姍在一份提案中提出了村干部學歷低、素質低的問題。該提案被確定為2017年省政協重點提案。提案建議設立專項保障經費,采取“互聯網+開放教育”的方式,搭建全省村干部能力素質與學歷水平雙提升立交橋。

 

2018年年初,云南省委政研室調研組也發現了這一問題。根據2016年村(社區)兩委換屆后統計,全省14292個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中,高中、中專及以下學歷占71.53%。45歲以下村干部中約6.3萬人為高中、中專以下學歷,僅有1.1萬人為?茖W歷。

 

云南省臨滄市永德縣最早探索解決村干部素質低、學歷低問題。2015年,永德縣主動與云南開放大學合作,實施村干部學歷提升教育行動,當年入學475人。效果立竿見影,提升計劃學員中就有2名村兩委干部考上公務員,22名村小組干部進入村兩委干部隊伍……

 

2016年,臨滄市委總結永德縣做法,與云南開放大學市校合作,在全市8縣區全面推開村干部學歷提升計劃。云南省委政研室調研組深入臨滄調研后,撰寫了調研報告《提升村干部能力的一招》。

 

政協委員的提案、永德和臨滄的基層探索、省委政研室的調研報告,引起了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視,2018年5月,云南省委組織部啟動雙提升項目,該項目改革創新亮點頻現,搭建了云南鄉村振興學習網平臺,開發了手機學習App;118個教學點構建了“空中課堂(網上學習)”“固定課堂(面授輔導)”“田間課堂(實踐實訓)”“流動課堂(送教下鄉)”;開設地方特色課程;學員培訓可轉換學分;整合578名專家隊伍提供師資保障……

 

“雙提升項目帶動了全省村干部學習提升的積極性,省委決定從今年秋季擴招到1萬人,報讀十分踴躍。截至今年9月,8250名村干部和致富帶頭人領到了?、本科畢業證書。”云南開放大學云南鄉村振興教育學院副院長鄧文龍說。

 

為村干部打破成長天花板


“當村干部后,經常找不到辦法解決問題,感覺打不開局面,很多棘手問題無所適從,開關電腦都不會。參加雙提升學習后,發現所開課程正是我所需要的知識。”永德縣烏木龍彝族鄉新塘村委會副主任李正兵說,“有個村民問我什么是農村文化?說實話一時我都要蒙圈了,還好我剛學了《農村文化產業概論》,心里有了底,便回答農村文化就是村子有規劃、環境清潔、尊老愛幼、唱好山歌。這位村民才露出滿意的笑容。”

 

彝族婦女李云燕是云南楚雄州永仁縣蓮池鄉查利么村黨總支書記,是黨的十九大代表,也是雙提升項目本科學員。“以前參加過很多培訓,但比較零散單一。雙提升學習內容豐富,結合農村實際。”李云燕十分感慨,“尤其通過黨建知識學習,提升了工作能力,加強了村黨組織建設,使我和更多黨員在脫貧攻堅、疫情防控等方面都能沖鋒在前,起到帶頭作用。”今年上半年,她被提拔為副鄉長,被表彰為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

 

云南景東彝族自治縣畢廷宇?飘厴I后回家待業,2016年被推選為公平村村委會主任,“自己的文化知識遠遠應付不了當前工作,我因能力不足而深感恐慌,所以我報名參加雙提升項目專升本學習。”畢廷宇說。2020年年底,他以筆試、面試第一的成績考取公務員。在景福鎮政府工作3個月就被任命為黨政辦副主任。“是知識給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舞臺!”畢廷宇感慨萬分。

 

據云南開放大學云南鄉村振興教育學院院長朱立韜介紹,今年2月云南村(社區)兩委換屆,15730名村干部雙提升項目學員中,進入新一屆村(社區)兩委班子12316人,考錄入公務員隊伍96人,考錄入事業單位48人,選拔為新一屆鄉鎮班子成員73人。雙提升項目為村干部們打破了成長的天花板,改變了許多村干部的前途命運。

 

知識讓村干部成為

群眾脫貧致富的領頭雁


雙提升項目不僅讓村干部們變成明白人,還讓許多村干部變成帶領當地群眾脫貧致富、鄉村振興的領頭雁。

 

“雙提升項目的課程很有針對性,對村里的黨建、產業發展等都非常有幫助,培養了我一顆為老百姓著想,為家鄉多做點事,而不是只考慮自己的心。”農寧安說。雙提升項目教學常組織學員參觀產業基地,并有技術人員給予種養殖技術指導。2019年,農寧安的合作社種了400畝百香果,但銷路不暢。正發愁時,富寧雙提升項目老師李通條幫他聯系一畝田電商平臺,并教授電商銷售課程,農寧安通過電商平臺將百香果銷售一空,還幫助當地村民銷售。農寧安的合作社社員有36戶,帶動全村74戶貧困戶脫貧,近兩年產業分紅48萬元。

 

水果產業成為永仁縣蓮池鄉的支柱產業,離不開雙提升項目的支持,通過老師們技術指導和李云燕等村干部學員的推動,全鄉近兩年種植石榴等果樹達到5萬多畝,查利么村就有2萬多畝。李云燕學習電商課程后,今年5月成立陽光果香水果銷售合作社,將水果通過電商銷售到上海、深圳等地。

 

“雙提升學習使我當好脫貧致富帶頭人,還當好矛盾糾紛調解員。”云南隴川縣景罕鎮曼軟村委會主任周維燦自豪地說。他利用3年來學習的農經管理知識,結合村里實際,把蠶桑產業引入本村。至去年10月,曼軟村的貧困戶573人全部脫貧,年人均純收入超過5000元。他還成功調解本村糾紛11起。

 

“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獲得榮譽獎項。”怒江州瀘水市大興地鎮自扁王基村團總支書記祝榮新感慨地說。他把雙提升項目中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產業種植技術提升中,他經營的村辦火龍果合作社帶動全村建檔立卡戶838人,提高了貧困群眾的經濟收入。2020年他被授予“云南青年五四獎章”。

 

雙提升項目還增強了許多村干部的國家意識和使命感。近年來農寧安主動聯系當地駐軍和派出所成立軍警民黨支部,共同巡邊護邊。今年中越邊境疫情防控壓力增大,農寧安3次開著自己的挖掘機到邊境義務修筑物理隔離設施。“我們村每天都有幾十人到邊境上干義務工,守衛國門、守衛家園是我們所有村民的義務。”

 

近3年來,云南雙提升項目開花結果,涌現出不少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勞動模范和全國三八紅旗手;有7人入選云南“百名好支書”;有6人獲云南“扶貧好村官”表彰……

 

撰文:張勇

來源:光明日報

編輯:馬正麟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試信息
關注微信公眾號:yn2553
或長按二維碼關注

日本韩国欧美人人澡_免费人成在线播视频_欧美另类激情在线播放_高清无码毛片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