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id="jpt14"><bdo id="jpt14"></bdo></u>

<u id="jpt14"></u>

昆明:謀定即動 國家級園區全力構建發展新格局

時間:2021-10-19 15:13 來源:未知 微信公眾號:yn2553 QQ公眾號:800061629

 

針對園區未來的發展路徑,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作出了科學謀劃,明確了新的目標:力爭到2025年,主營業務收入1000億元至3000億元的園區達到5個,超3000億元的園區達到2個,為全市發展提供強力支撐;劃定了新的定位:加快把高新區打造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區域性創新型特色園區,把經開區打造為全市乃至全省產業發展的“高地”和創新開放的“窗口”,把滇池度假區打造為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康養產業創新基地。從中,能清晰地看得到園區發展新的機遇。

 

距離新目標還有多遠


過去5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連續突破5000億元、6000億元大關,達到6733.79億元,在省會城市中的排名從第17位躍升至第12位,經濟發展質量指數在省會城市中的排名從第18位上升至第11位,實現了量質齊升。


其中,園區貢獻了15.4%的地區生產總值,更重要的是,作為地方經濟發展支柱的工業產值80%以上均產自園區。

下一個5年如何在“加速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奮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中發揮作用,《報告》予以了明確:全面深化園區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制度創新,著力提升園區的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構建多點支撐、特色明顯、協同并進的園區發展新格局。力爭到2025年,主營業務收入1000億元至3000億元的園區達到5個,超3000億元的園區達到2個,為全市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北汽(昆明)新能源汽車項目生產線。

 

 

距離這個目標還遠嗎?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底,昆明高新區、昆明經開區、五華科技產業園、安寧產業園、滇池度假區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突破2450億元、2200億元、1340億元、1200億元和1100億元,楊林、空港、七甸、呈貢、宜良等7個園區突破百億元。

根據昆明高新區提出的“十四五”規劃,目標是力爭“十四五”末園區主營業務收入突破4000億元。昆明經開區“十四五”的目標是突破3400億元。園區頭部站上3000億元臺階、甚至4000億元已在錨定之中。5個1000億元到3000億元園區目前來看暫缺兩席,“百億元俱樂部”中,楊林、空港、七甸、呈貢、宜良都具備實力。

 

 

立足新定位 搶抓新機遇

市第十二次黨代會肯定了過去5年全市努力“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努力把昆明打造成為在全國乃至南亞東南亞地區具有區域影響力的現代產業基地”的成績。

昆明國際工業大麻產業園、昆明細胞產業園掛牌成立;建成34個文創園區;呈貢信息產業園被明確為云南省數字經濟開發區;先進裝備制造業方面,主攻高端裝備、節能環保裝備、新能源汽車制造,云內動力成長為我國發動機行業“龍頭”,“三整車一中心”投產運營,新能源乘用車制造實現“零”的突破,先進裝備制造業產值年均增長5.9%。

 

云南省數字經濟開發區(呈貢信息產業園)。


 


在此基礎上,科學劃定了以3個國家級開發(度假)區作為“多點支撐”的新定位:未來要推動高新區、經開區、滇池度假區優化提升、創新發展,加快把高新區打造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區域性創新型特色園區,把經開區打造為全市乃至全省產業發展的“高地”和創新開放的“窗口”,把滇池度假區打造為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康養產業創新基地。

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云南,立足全球大視野、全國大格局,明確了云南的時代責任,賦予了昆明新的使命。隨著“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實施,昆明將在我國開辟陸路印度洋通道以及拓展南亞東南亞合作交流、推動RCEP落地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中越鐵路、中老鐵路、昆曼公路等國際大通道的建成完善;COP15形成的國際傳播效應;昆明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建設全面啟動;國家心血管、呼吸、腫瘤3個區域醫療中心落地昆明??這些重大利好是前所未有的機遇。

 

高新區

“十四五”末主營業務收入力爭破4000億元

圍繞“要加快把高新區打造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區域性創新型特色園區”的新定位,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陳勇表示,將把此“任務書”變為發展“作戰圖”,大力發展“兩主兩輔”產業,力爭“十四五”末園區主營業務收入突破40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保持10%以上增長,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500家。

 

 

 

特色產業體系基本形成


多年來,高新區以推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圍繞“生命科技產業高地和科技創新排頭兵、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核心區、輻射南亞東南亞的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的定位,努力建設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十三五”期間,高新區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累計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2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0606億元,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41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平均增速11.2%。生物醫藥、新材料及先進裝備制造兩大主導產業集群優勢明顯,IT及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產業穩步發展,特色產業體系基本形成。

 

 

 

云南鍺業生產車間。

 


隨后,高新區進一步確定“兩主兩輔”產業方向。“十四五”末,稀貴金屬新材料產業要力爭突破1600億元、生物產業規模突破1200億元、數字經濟產業規模達800億元、現代服務業規模達400億元。主動承接和支撐“十四五”云南省5個萬億級和8個千億級產業以及昆明市八大千億級產業集群的發展。
 



 

年度新增高新技術企業不低于70家

高新區將持續服務好聞泰智能終端(二期)、軍民融合科技創新園、貴金屬新材料產業園、貝泰妮中央工廠、沃森生物創新中心、國家疫苗產業化基地、中南高科—昆明智谷創新產業示范基地、清華海峽科技小鎮等已落地項目。圍繞園區主導產業、重點企業,出臺促進經濟社會平穩發展一攬子政策,加大政策支持、金融扶持、人才加持,構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為企業上市、增產提效創造良好條件。推進項目總量再做大,全面提高招商引資固定資產轉換率,注重招商引資質量。


沃森生物實驗室。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完善科技創新平臺,圍繞稀貴金屬、植物產品、煙草科技領域,主動承接省級3個重點實驗室建設任務,提升科創平臺賦能產業發展的能力水平;主動融入省市區域創新廊帶布局,構建與駐滇科研院所、大學城科研機構聯動的“政產學研”成果轉化體系,引進新型研發機構落地園區;實施“高新”倍增計劃,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引培扶持力度,健全企業研發投入獎補機制,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雛鷹企業、瞪羚企業、準獨角獸企業入庫輔導培育制度,推進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快速增長、質量大幅提升、結構優化升級、工業總產值占比持續攀升。力爭年度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不低于70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不低于40家、新增市級以上研發機構不低于10家、新增上市企業1家、全社會R&D增長不低于15%。


經開區

打好“自貿牌” 充實國際化內涵

全力開創生態化國際化現代化發展新局面,既是昆明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的具體實踐,也是在新的起點上對全市未來發展的科學謀劃。


在國家新一輪改革開放戰略部署中掛牌設立的中國(云南)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是昆明市國際化發展的一個重要“舞臺”。


“要素型開放”轉向“制度型開放”




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指出,過去5年,昆明改革開放碩果累累。其中,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掛牌運行,改革試驗任務全面啟動,新增注冊企業30144家、其中外商投資企業102家,正在成為全市對外開放“新窗口”。

制度創新是自貿試驗區的首要職責。未來,圍繞“首要職責”,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的制度創新將更國際化。

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昆明片區綜合服務中心。

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昆明經開區)管委會主任李河流介紹,昆明片區將主動對標RCEP規則、規制及標準,突出“沿邊”和“跨境”特色,建立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在外資外貿、科技創新、雙引雙招等方面,加大壓力測試力度,努力實現從“要素型開放”向“制度型開放”轉變。同時,健全“企業主體、市場導向、系統集成、部門聯動”的制度創新體系,在“八大跨境”領域不斷創新探索,以電力交易跨境“淘電”模式等案例為示范,形成一批具備原創性、體現沿邊跨境特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成果。與云南財經大學、德勤中國等知名院校、智庫合作,開展制度創新課題研究,促進創新體系建設,為國際化建設提供有力決策參考。


深耕細作優勢產業支撐國際化




產業發展是國際化的重要支撐,國際化是產業升級的必然選擇。

高端裝備制造是昆明經開區的強勢、優勢產業。“十三五”期間,共實施裝備制造業項目15個,總投資93.29億元,累計完成投資40.06億元,裝備制造業產值年均增長5.14%。目前,全區擁有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企業42戶,代表企業有云內動力、CY集團、昆船集團、云南航天、北方奧雷德、嘉和科技、昆鋼重裝等。2020年全區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產值157.4億元、增長31.3%,高于全區工業增加值增速28個百分點,占全區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4.52%。目前,片區裝備制造業規模和聚集程度達到國內同類產業園區先進水平。

云內動力成長為我國發動機行業“龍頭”。

“十四五”的目標是:力爭2025年裝備制造業產值達到300億元,年均增長14%。同時,實現全區重點企業裝備數控化率達到50%以上。

再進一步細分來看,昆明片區(昆明經開區)將著力引導云內動力等企業與國外著名院所合作的“產學研基地”科技成果加速轉化。加快發展壯大汽車發動機、數控機床等高端裝備制造業,鼓勵CY集團、昆船等企業做大國際市場業務。


打造場景化的國際化社區




李河流說,社會事業是彰顯園區國際化形象的鮮明標志。因此,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設立掛牌兩年來,一直在致力加快以教育、醫療服務為主的民生事業的國際化。

9月15日,云南省腫瘤醫院自貿醫院(昆明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自貿醫院)在經開人民醫院揭牌,是國家腫瘤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的實質性進展。云南省腫瘤醫院自貿醫院一期計劃在明年7月建成投用,“十四五”期間全部建成投用。新址規模更大,服務半徑可拓展至廣西、四川、貴州、西藏等相鄰省區,老撾、柬埔寨、緬甸等鄰近國家。

云南省腫瘤醫院自貿醫院(昆明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自貿醫院)揭牌。

在紫云青鳥文創產業園內,一座4層小樓成為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國際交流的一方小天地。不久前,順通聯合黨委及順通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在這里正式掛牌成立,以國際社區的定位設計打造,并組織開展相關活動。“國際商洽中心接待室可以為國內外企業和商務人士提供政策咨詢及相關國際商事服務。城市候機廳,可以為市民提供中轉服務。”順通社區黨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這里還設有遠程會議室,免費提供給轄區內有需求但缺乏會議設施的小微企業,滿足他們與各國客戶進行視頻會議溝通的需要。

接下來,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將持續依托人才公寓生活區、文化創業產業園、周邊3家國際五星級品牌酒店,以綜合服務中心、順通黨群服務中心、富康城經開中心為載體,打造場景化的國際化社區、生活街區。


滇池度假區

深挖資源優勢推動轄區旅游產業做大做強

“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為昆明發展把脈定向,明確提出要發揮比較優勢、拓展發展空間,實現差別競爭、特色取勝,加快中國春城、歷史文化名城、國際大健康名城、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努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中勇探新路、走在前列。”滇池度假區黨工委書記武斌表示,將按照市委提出的“度假區要建設成為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康養產業創新基地”的發展定位,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強化要素支撐能力,推進特色產業聚集發展,全力推動度假區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

 

打造城市更新改造度假區樣板

 




 

 

目前,海埂片區作為度假區開發建設的核心區,是中外游客體驗昆明“民族風情”和“健康時尚”的首選之地,也是廣大市民親近滇池、享受生活的必達之地。度假區將全面總結西南海項目破產重整經驗,有序推進漁戶村、七檢站片區、經典名院湖院等項目破產重整工作,打造城市更新改造度假區樣板。同時,持續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扎實開展愛國衛生“7+1專項行動”,用文明程度彰顯轄區品質,打造文明城市度假區樣板。

迎海路美景。

大漁片區作為新的發展承載區,度假區將在更高層次和更寬領域上搭建發展平臺,把大漁片區和海埂片區作為產業互動、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共同體來統籌。加快推進派拉蒙昆明國際度假區、綠地滇池國際健康示范城、大漁有軌電車等一批投資上百億元的重點項目,協調推進產城融合、城鄉統籌發展。

近年來,度假區始終聚焦省、市旅游產業發展目標,充分挖掘資源優勢,大力促進民族文化旅游、觀光旅游、康體休閑旅游、深度體驗旅游,重點推進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旅游特色品牌活動、智慧旅游建設、旅游市場整治等工作。逐步完善公共服務設施,“一部手機游云南”在云南民族村率先上線運營,試點開通了大壩全線5G網絡和慢直播,周末游、養生游、休閑游、自駕游等新產品、新業態日益豐富,旅游接待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旅游業呈現出提質增效、持續向好的態勢。


深挖旅游資源和消費市場潛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度假區將深挖旅游資源和消費市場潛力,持續推進“旅游革命”。有序引導和打造夜間經濟、網紅經濟等消費新熱點,以云南民族村、海埂公園、滇池大壩、公園1903、摩根道為重點,包裝一批集游覽觀光、餐飲購物、文化演出于一體的夜游休閑景區、街區和都市景觀打卡點。努力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戰略機遇轉化為發展紅利,加快推動度假區旅游產業做大做強。

紅塔西路。

同時,始終堅持環境友好型的發展理念和保護性開發模式,把握康養產業發展最新趨勢。立足度假區實際,以特色優勢增強競爭力,努力在發展休閑度假、康體養生、高端商務、民族文化產業、分享經濟、信息經濟等方面率先實現突破,著力推動昆明細胞產業園落地見效,創造更多適應市場需求的康養新產品、新模式。

面對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武斌表示,度假區將以更加奮發進取的銳氣、攻堅克難的勇氣,進一步堅定信心、凝聚力量,緊盯目標謀發展,擔當盡責勇作為,努力推動度假區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

 


來源:昆滇經濟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試信息
關注微信公眾號:yn2553
或長按二維碼關注

日本韩国欧美人人澡_免费人成在线播视频_欧美另类激情在线播放_高清无码毛片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