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對不起,這件事云南就是可以為所欲為!
時間:2021-10-21 10:59 來源:未知 微信公眾號:yn2553 QQ公眾號:800061629
從田間地頭到鮮花市場,再到花卉產業,一朵朵美麗的云花在“世界花園”的懷抱里,給全世界寫了一封又一封“情書”,每個“字眼”都是絢爛,每個“標點”都是芳香,云花在更廣闊的國際舞臺上香飄萬里……
截至今天,云南仍是全國最大的鮮切花產地,面積、產量及銷售額、出口額繼續領跑全國。
地處昆明市呈貢區的斗南,是聞名全國的花世界,這里有全國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場——中國昆明斗南花卉市場,也是全國乃至亞洲鮮切花的“風向標”和“晴雨表”。
華明昇,是云南昆明斗南村“第一代”花農。30多年前,誰也不會想到這個以種菜為生的“蔬菜專業村”,會成為聞名中外的“斗南花都”。
“金斗南,銀梅子,銅江尾。”再次叫響這句百年諺語的時候是在1984年,這一年,云南省昆明市呈貢區斗南村口,一塊三分菜地里,悄然冒出一片唐菖蒲(又名劍蘭、十三太保)花海,花枝搖曳,繁花似錦。然而,誰也沒有想到,這朵在菜園子里長出的“十三太保”,竟在斗南開啟了一個亞洲花都的傳奇故事。
斗南村瀕臨滇池,有300年的種菜歷史,是一個靠天吃飯的村莊。在1950年到1980年期間,斗南村民主要以種菜種糧謀生。
1970年,斗南大隊劃為專業蔬菜隊,由于地肥人勤,當時斗南的蔬菜無論在數量規模上還是質量上,都聞名于呈貢乃至昆明。但是,隨著市場的開放,附近大量蔬菜參與競爭,菜價一再下跌,辛苦一年,人均收入僅有336元。全村多數人到上世紀80年代仍然住在破舊的土墻草屋里,村里道路破爛不堪,看著大片的蔬菜滯銷,斗南村民陷入了沉思……
1984年,呈貢良種場場長化忠義在自己家的田里成功種植了唐菖蒲(劍蘭),他讓自己的三女兒把花拿到昆明尚義街去賣,第一天就賣了100元,1畝地共收入3000元。
種不能當飯吃的鮮花居然能賺這么多錢,這讓當時的斗南村民看到了一條美麗的脫貧之路。一花引來萬花開,短短幾年內,斗南村的第一代花農誕生了。
1987年,在那個很少有人把鮮花當商品的年代,從沒種過花的華明昇,拿著幾乎是家中所有的積蓄買了劍蘭種球。在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專家的幫助下,斗南幾位青年農民種植的第一批花卉品種有:康乃馨、滿天星、勿忘我、香雪蘭等。
1998年,省、市、縣政府在斗南村新建占地74畝,西南地區最大的昆明斗南花卉市場。
2002年,中國第一個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在斗南落下第一錘,斗南鮮花逐步在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盛開。
是什么讓斗南的鮮花從一個小村莊走向了世界?是什么讓云南的鮮花越種越好?
云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是花卉資源開發的源頭活水,是最重要的基礎和最大的優勢。被稱作“動物王國”“植物王國”的云南,有著垂直立體式氣候,我國50.2%的高等植物和52.1%的脊柱動物生長發育于斯。據統計,云南原產的野生觀賞植物約有5317種、分屬于156科643屬,約占全世界的10%,全國的70%以上。云南最著名的八大名花是:杜鵑花、山茶、報春花、龍膽、木蘭、百合、蘭花和綠絨蒿等。
一個產業的發展、壯大,一定離不開政府的支持。中國科技開發院云南分院院長張敖羅,曾是云南省科學技術委員會原主任,曾擔任云南省“18”生物資源開發工程指導組組長,為實施和推動云南的花卉市場培育、中草藥研發等生物工程做了力所能及的貢獻。
談及當年云南花卉產業的起步和發展,張敖羅先生回憶:“在1994年‘18工程’以前,當時的省委、省政府決策正確,定位準確,認為云南雖然種植了一些鮮花,但作為一個產業要發展,方針、政策、部署、措施等都要跟上。因此,在1994年1月份,召開了一個云南花卉產業發展的現場會,以呈貢作為一個重點,現場參觀,最后發了一個現場會的紀要,在這次紀要里,總的目標是要把云南建成一個花卉王國,把昆明建成一個花都,花卉要作為一個產業發展。政府的支持,加上資金方面的補貼,把整個花卉產業的熱氣掀起來了。”
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云南的花卉產業有科研、生產、加工、銷售、市場,以及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了。
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云南野生資源開發利用及花卉新品種選育取得較大進展,如在野生特色花卉方面,成功研發并推廣高山杜鵑、特色蘭花、云南山茶、滇丁香等商業品種,實現從“0到1”的技術創新。
截止2020年,云南省自主培育花卉新品種500多個,新品種引進及自主研發數量居全國第一。以云南省農科院花卉研究所為重點的花卉科研機構在全國實力領先,花卉科技創新“云南模式”領跑全國。
目前,昆明花卉行業從業人員超過30萬人,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農業大學、云南省農科院花卉研究所等多家科研院所,為花卉產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科技支撐。
云南省農科院副院長、國家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觀賞園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王繼華介紹,云南是全球花卉資源的“圣地”,野生花卉和觀賞植物超過5000種,是全球公認的“植物王國”。云南花卉新品種研發及無土栽培技術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植物新品種保護辦公室登記的品種授權中,已育出蘭花、秋海棠、含笑、山茶、杜鵑花、角蒿等新品種數十個。
王繼華帶領他的團隊為多個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孵化了一批批省內乃至全國有名的花卉企業,為云南省花卉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與能力。
云南省提出,“十四五”期間將圍繞“品種、品質、品牌”3個關鍵環節,重點從自主品種培育與知識產權保護、推廣綠色高效栽培技術、強化物流體系建設、打造“云花”品牌等方面同步發力,加快推進全省花卉產業實現高質量跨越發展,努力打造高品質的“世界花園”。
宣 推:楊維涵 趙小強 孫安然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試信息
關注微信公眾號:yn2553
或長按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