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紅色檔案·述說云南】我的父親張經辰:北大求學毅然回滇,白色恐怖中傳達中央指示
時間:2021-10-21 11:33 來源:未知 微信公眾號:yn2553 QQ公眾號:800061629
由中共云南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
指導
中共云南省委辦公廳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
云南省檔案局
中共云南省委老干部局
中共云南省委黨史研究室
云南網
聯合出品的
《紅色檔案·云南中共黨員口述歷史》
今天推出第四十四集
↓↓↓
泛黃的紙張上錯落有致的筆跡記錄著中共中央給云南省臨委的指示。在動蕩的白色恐怖時期,張經辰就是這樣夜以繼日地將織在布上的中央指示精神,逐字逐句翻譯出來,傳達到云南。
莊重的革命烈士證明書上,一句“張經辰同志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壯烈犧牲”,道盡了張經辰尋找真理,救國救民,并為之奉獻的一生。
1903年10月11日,張經辰出生于云南省鹽興縣(今祿豐縣)瑯井鎮一戶醫師家庭,父親行醫,母親操持家務。他自幼聰明好學,在昆明開鹽鋪的三叔資助下到省外求學。20歲那年,張經辰考入南滿醫科大學,一心想學醫救國救民。隨著國際局勢的風云變幻,國家到了危急存亡的關頭,他意識到學醫在國難面前的局限,便轉而另覓他途,于1925年入讀北京大學。
入學北大后,張經辰被澎湃的革命熱情感染。在李大釗的教誨與感召下,張經辰在北大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積極參與進步活動,加入“新滇社”,并擔任“新滇社”北京支部負責人。
他在校內外廣泛開展活動,并對群眾進行進步思想宣傳。他卓越的演說和寫作才能,贏得了大家的信任與支持。不久后,他被推舉為北大學生會主席,并任北大學生會文書股、宣傳股主任。1926年暑假前后,年僅23的他擔任中共北京大學黨支部書記,積極領導北大進步力量進行革命斗爭。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張經辰與同志們陷入危險,轉入地下工作。為了保存革命火種,中共中央決定派張經辰等一批革命骨干赴蘇聯中山大學學習。
1928年,王德三到莫斯科參加黨的全國六大,向黨中央反映云南急需干部的現狀。不久,黨中央決定讓張經辰等一批同學提前回國工作。當時國內革命處于低潮期,張經辰對他們說:“黨和祖國需要我們,我們就應該回國。”并于1929年春回到上海。當他了解到云南的革命活動處境艱難的情況后,毅然要求回滇工作。
1929年3月初,張經辰回到云南,歷任云南省委委員、省委宣傳部長、代理書記等職。在嚴峻的斗爭中,張經辰機智勇敢,與敵人周旋,數次躲過特務跟蹤。與此同時,他負責主編的黨的地下刊物《斗爭》,揭露了反動派的罪行與陰謀,使廣大革命志士看到了曙光,堅定了革命信心。
1930年9月,張經辰代表云南省委到上海向黨中央匯報工作?紤]到云南形勢惡劣,黨組織希望他暫時在上海避難。然而他牽掛著黨的機關和戰友們的安危,為了盡快將中央的指示傳達回去,他不顧危險,繞道香港回到云南,完成了護送文件與籌集經費的任務。
不久后,由于叛徒的出賣,張經辰被捕入獄。在獄中,張經辰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始終堅貞不屈,保持著堅定而崇高的革命信仰。妻子何月華四處奔走打聽,去探望他。二人會面后,遍體鱗傷的張經辰向妻子問道,“家中如何?”何月華回答,“母親身體欠安”。這其實是暗語,代表著黨內目前形勢的嚴峻。張經辰聽聞后,依然堅忍地安慰妻子堅持斗爭。獄中這一次會面,成了夫妻二人的訣別。
1930年12月31日,年僅27歲的張經辰與王德三、李國柱、吳澄等革命志士一同在昆明西郊被反動當局殺害。
在短暫的一生中,張經辰始終追尋著救國救民的真理,用生命鋪就了革命道路。作為云南省早期的共產黨人,他為云南的革命工作奠定了基礎,做出了不朽貢獻。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試信息
關注微信公眾號:yn2553
或長按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