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id="jpt14"><bdo id="jpt14"></bdo></u>

<u id="jpt14"></u>

楚雄祿豐|和平:鄉村振興奏強音 民族團結譜新篇

時間:2021-10-21 14:29 來源:未知 微信公眾號:yn2553 QQ公眾號:800061629

 

 

  和平鎮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鄉鎮,居住著漢、彝、苗、傈僳等15個民族,認真做好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工作,對全鎮的發展、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年來,和平鎮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將民族團結進步與鄉村振興發展統籌規劃,將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工作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民族文化傳承與保護、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旅游開發有機結合,統籌推動。

  典型引路,培產業激活力。和平鎮大德不僅是遠近聞名的林果種植基地,也是苗族同胞聚居區,為加快推動少數民族地區同步發展,鎮黨委積極培樹先進典型。王美芳是和平鎮大德村委會大村二組村民,也是當地小有名氣的巾幗致富帶頭人。30年前,她承包了一座叫大磨墳山的荒山,成為當地苗族群眾中承包荒山的第一人。憑借滿山的棠梨嫁接果樹,她建起了占地面積48畝的全鎮第一個規范化水果種植示范園。作為一名州、市人大代表,王美芳在搞好自己果園的同時,多次到其他果園指導、示范,毫無保留地把她的種植經驗、種植知識、技術傳授給周邊的果農。在王美芳的帶動下,和平鎮共計發展果園100多個。在鎮黨委的扶持下,王美芳帶頭成立了和平鎮美芳苗族優質生態水果營銷協會和黑山羊生態養殖協會,形成了“水果——黑山羊——羊糞——水果”種養循環模式和“基地+合作社+協會”的發展模式,帶動了周邊十里八村的廣大苗族群眾走上了致富道路。

  文旅融合,興文化樹品牌。和平鎮堅持民族文化傳承和鄉村旅游發展相結合,結合當地民族特色、人文景觀和自然資源等優勢,連續舉辦了6屆和平水果文化旅游節、4屆九頭山大白菜文化節和1屆大箐傈僳族豐收節,通過舉辦特色節慶活動,在營造民族節日氛圍,傳承民風民俗,傳播民族文化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了和平鎮生態文化旅游品牌形象,有效帶動鄉村文化旅游持續升溫。目前全鎮累計發展農家樂、生態園和特色農莊20余戶。楊梅山村文化室、張家村“美麗鄉村”、大廠、小廠2村委會和鄧廠村民小組文化活動場所等一大批農村文化建設項目相繼竣工投入使用,為全鎮文化旅游蓬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創新載體,強宣傳促增收。今年水果文化節前夕,少數民族同胞穿上民族服裝,搭上電商營銷快車,化身直播帶貨達人,為自家水果代言賣貨。針對受疫情影響部分果農水果銷路難的問題,和平鎮黨委、政府以舉辦第六屆水果文化旅游節為媒,采取前期加大網絡宣傳力度,為農戶搭建直播平臺,專門邀請昆明的專業老師對當地的果農們進行抖音直播、視頻拍攝等內容的培訓,把直播帶貨、電商物流作為銷售的主要手段。為吸引直播間更多的網友購買,少數民族農戶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打造民族特色形象,打響民族原生態的品牌,加入到直播賣貨的行列,與當地果農一起實現增收致富。

  宜居宜業,打基礎利長遠。近年來,和平鎮投資585萬元打造鄧家灣村委會九頭山村小組民族特色村建設,投資628萬打造楊梅山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建設,對村道路硬化、示范戶創建、村容村貌整治、水利設施建設等方面進行改造。使楊梅山村和九頭山村小組的人居環境得到了明顯提升,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寨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實現了“產業興、群眾富、村莊美、人和諧”的目標。

  今天的和平鎮,荒山變成花果園,偏僻閉塞窮山村變成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鄉村風貌越來越美、群眾生活越來越富。下一步,和平鎮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圍繞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主旋律,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和民族政策優勢,大力發展民族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大力推進民族團結創建與鄉村振興工作,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民族團結、鄉村振興之路。

(撰稿:和平鎮統戰專干 施露)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試信息
關注微信公眾號:yn2553
或長按二維碼關注

日本韩国欧美人人澡_免费人成在线播视频_欧美另类激情在线播放_高清无码毛片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