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id="jpt14"><bdo id="jpt14"></bdo></u>

<u id="jpt14"></u>

騰沖市:生態屏障釋放“綠色”紅利

時間:2021-10-21 14:51 來源:未知 微信公眾號:yn2553 QQ公眾號:800061629

 

 

 

  騰沖市始終堅持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全面提升生態環境質量,筑牢中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譜寫了文明和諧生態幸福新篇章。


中和鎮新岐村遠景


位于北緯25度的騰沖,年平均氣溫15.1℃、降雨量1531毫米、森林覆蓋率達77.23%,這里氣候溫和、空氣良好、生態環境優越,2018年12月,騰沖被命名為全國第二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截至2020年底,騰沖市共創建了清水鄉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固東鎮江東銀杏村、曲石鎮公平社區、中和鎮新岐社區等15個示范點,以示范點豐富實踐創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方式和路徑。

 

修復治理,夯實發展之基

 

  虞家營屬騰沖市清水鄉駝峰社區,距騰沖城13公里,距清水鄉政府7公里。轄區內有3個村民小組,共有村民241戶1057人,是集市級黨組織規范化建設,鄉級“黨支部+產業”“五美一最”建設暨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等為一體的綜合示范點。但是,2010年前的虞家營卻是以交通閉塞、地勢陡峭、嚴重滑坡隱患著稱。

 

  2010年起,在上級支持下,清水鄉黨委、政府積極爭取和整合國土因災搬遷、農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邊境轉移支付、美麗鄉村建設等各類項目資金,全面完成虞家營搬遷,并實施了提升生態環境整治行動。

 

  生態環境整治將村莊功能、發展方向與鄉村旅游融合在一起,兼顧周邊茶園風光、建筑風貌和環境整治,把基礎設施建設、垃圾和污水處理、公廁、戶廁等一并納入規劃;實施了進村主干道、村民文化活動中心、安全人飲、農村電網改造、公墓、美化亮化、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等工程,同步推進村莊環境和家居環境整治。

 

既能觀賞又能增收的萬壽菊

 

  如今的虞家營依托近城、茶園等優勢,探索出了一條茶山露營、茶山騎行、特色餐飲、精品民俗等為一體的鄉村旅游路子。

 

  北海鄉位于騰沖市東北部,地處大盈江水系源頭。為保護好大盈江母親河,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按照騰沖市委、市政府“五美一最”總體部署,北海鄉切實強化源頭意識,全力配合市水投公司實施大盈江流域綜合治理工程,依靠項目支撐實現生態修復提升。共投資5億元對花園水庫至城區段實施河道治理、河堤修復、景觀改造、氧化塘等工程,種植云南櫻花6960株,垂柳1547株,高山榕151株,綠化河道19.8公里;河道清淤除障4.6公里;鋪筑3米彩色瀝青游道和步道21公里;道路亮化4.63公里。目前,大盈江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富裕至下村段基本建成,“十里櫻花”公園已初具規模,生態功能顯著提升,宜居優勢逐步顯現。

 

  北海鄉還統籌推進了農村“七改三清一拆一美化”各項工作,打造生態宜居的農村人居環境,保護提升“綠水青山”。沿線5個村(社區)47個自然村全部實現垃圾集中收集處理,在人居環境提升工程中進一步加大了大盈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力度。

 

綠色銀行,儲備民生福利

 

  位于中和鎮西部,距騰沖市區30公里的中和鎮新岐社區是“全國生態文化村”,又被稱為“騰沖世外桃源”。

 

  過去的新岐,山多地少,交通閉塞,林地面積雖大但多為低效林,經濟效益低,村民住山守山卻靠不了山。窮則思變,在各級黨委政府領導下,社區班子帶領干部群眾掀起一場“變荒山為綠水青山,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的綠色行動熱潮,走出了一條“基礎更夯實、產業有發展、生態受保護、文化能傳承、村民得實惠”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固東鎮江東村銀杏豐收

 

  社區將林木種植和天然林保護、防護林建設有機結合,實行種管并舉,讓青山綠水資源在保護中得到有效的開發利用,實現了“以林養林、以林興村、以林養農、以林富農”的成效:實施退耕還林6000多畝,建成人工林6萬畝,發展特色經濟林2.5萬畝,改造馬蹄闊、木蓮等鄉土樹種林1000畝。2019年,森林覆蓋率高達95%,林業資產總值達4億元,社區集體經濟收入150余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903元,林業收入占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0%以上。

 

  新岐社區還積極鼓勵集體和村民自籌資金改變村莊面貌。截至目前,集體投入資金7600萬元,群眾自籌1580萬元,修通了14.2公里的入村柏油路,硬化了8公里的村內道路,新建了占地160畝的岐靈湖,改造了700余戶農戶的家居環境,初步形成了古村落新農村風貌。近年來,新岐社區累計吸引游客5萬余人次,實現旅游帶動三產收入250余萬元。

 

  作為沖破保護與發展困境的示范點,紅木社區也是一個典型。曲石鎮紅木社區位于高黎貢山腳下,緊鄰高黎貢山保護區的集體林多為次生雜木林,經濟價值相對較低,建房用材樹種少。當地居民曾希望砍掉雜樹低產林,改栽經濟價值較高的杉木等。2010年以來,高黎貢山保護區、林業站、村委會、護林員進村入戶大力宣傳生物多樣性知識,引導群眾對比觀察雜木林和杉木林的區別。讓村民明白,杉木純林內土壤退化,野生中藥材、野菜、菌類等都不多,鳥類也很少。如今,當地人的觀念發生了大轉變。對原來大量砍伐的雜櫟木、香葉樹林實行封山育林,還向林業站申請劃定了4016畝天然林進行嚴格保護。

 

馬站鄉五百年歷史的紅花油茶

 

  現在,紅木社區的山越來越青,鳥越來越多。目前共觀測到240種林鳥和7種雉類,其中不乏黃腰響蜜鴷、寬嘴鹟鶯、劍嘴鹛等“明星鳥”,還有白尾梢虹雉、白鷴、環頸山鷓鴣、白腹錦雞、黑頸長尾雉、雉雞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在高黎貢山保護區帶領下,村民們找到了一條觀鳥旅游的發展路子。

 

  2018年以來,紅木社區姜家寨接待觀鳥游客近1500人次,村民因觀鳥旅游直接和間接經濟收入超過150萬元。2020年,紅木社區人均純收入達到了10270元。

 

青山綠水,育出產業之花

 

  騰沖市堅定不移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守住了綠水青山,優化革新了產業,全面推動了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

 

  曲石鎮公平社區地處火山臺地,歷史以來嚴重缺水,土地廣種薄收,投入大、產出少、效益低。為使農村經濟持續、健康、協調發展,曲石鎮抓住火山灰土壤產出的銀杏葉銀杏酮含量高、銀杏酮產品市場需求前景好的優勢,在公平社區組建了“騰沖市公平火山銀杏葉生產專業合作社”,將農戶手中分散、零散的土地集中起來,將流轉起來的土地統一租給公司,開展銀杏種植、銀杏葉加工。經過5年發展壯大,現擁有密植播種銀杏采葉林3000畝,移植密植銀杏采葉林2000畝,套種南方紅豆杉采葉林5000畝,撫育原有密植銀杏葉林3880畝,改造撫育管護現有低植銀杏林5000畝,資產估值1.57億元。農戶通過交售鮮葉、地租、務工獲得收入820萬元,村集體每年獲得企業支付的服務費20萬元,實現了“群眾、企業、村集體”三方共贏的發展模式,公平社區真正走上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致富路。

 

曲石鎮公平社區銀杏葉種植

 

  文旅融合賦予綠水青山新內涵。騰沖市依托綠水青山構建起生態旅游產業體系,著力轉換提升美麗鄉村生態價值。

 

  位于蒲川鄉的清河茶文化小鎮充分挖掘茶園生態資源,增加農產品附加值,提升產業開發效率,穩步開展茶旅結合、農旅結合的休閑旅游產業,推動健康旅游助力鄉村振興。

 

  蒲川鄉依托茶葉、溫泉兩大資源優勢積極規劃蒲川鄉村旅游發展,將清河茶文化小鎮打造為以茶文化研學為特色的3A級景區。研學景區以挖掘茶文化、體驗茶之技、傳承茶之藝、體悟茶之道為思路,依托公司基地和生態茶園打造蒲川茶文化研學基地。建成了集茶葉采摘、加工、創意包裝,茶知識、茶禮儀學習為一體的茶文化研學試點基地。帶動清河社區曼海、毛頭、老寨、火麻地、灰倉5個村民小組和龍朝社區戶蚌、滾塘2個村民小組200余戶群眾增收20萬元(含建檔立卡貧困戶19戶);研學基地400畝茶園為清河社區20個村民小組實現集體經濟收入7.8萬元。


 

 

 

來源:保山日報
編輯:穆加煉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試信息
關注微信公眾號:yn2553
或長按二維碼關注

日本韩国欧美人人澡_免费人成在线播视频_欧美另类激情在线播放_高清无码毛片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