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id="jpt14"><bdo id="jpt14"></bdo></u>

<u id="jpt14"></u>

臨滄:“五通”引領民族團結進步 唱響各族人民幸福之歌 ——永德縣勐底農場社區管理委員會民族團

時間:2021-10-22 14:25 來源:未知 微信公眾號:yn2553 QQ公眾號:800061629

 

 

  勐底農場與少數民族村落一衣帶水、隔河相望,從建場以來,無數名轉業官兵、退伍軍人、知識青年和當地招收百姓與少數民族群眾一同生產、一同生活、一同順利脫貧、一同步入小康,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形成了“農場地方一家親,各族人民共發展”的生動局面,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熱情綻放。

產業發展共通

  農場自1966年從廣東引入“黑葉三月”荔枝苗試種、1988年開始大力發展芒果產業以來,“兩顆果樹”逐漸替代了傳統的水稻、玉米,成為了勐底、永康兩個壩區各族群眾最重要的經濟作物。這極大改變了周邊少數民族群眾長期以來的耕種模式,改善了各族群眾的生活水平,家家戶戶搬進了“芒果房”“荔枝屋”。帶動全場職工和周邊各族群眾人均年收入突破20000元大關,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走在了前列。

基礎設施聯通

  “十三五”以來,勐底農場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極大改善。特別是勐少壩水庫擴建投入使用,勐底壩區各族群眾人飲安全得到保障;道路建設與周邊村寨同規化、同實施,共完成道路硬化40余公里,安裝路燈119盞,安全便捷處處可達;科學設置排水側溝,在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治理中率先實現雨污分流;為各族群眾家庭改造衛生戶廁1000余座,建成社區無害化衛生公廁8座,用“小廁所”服務起“大民生”;建成民族文化廣場1個,配套完善健身設施器材,成為了各族群眾娛樂、交流的最佳場所。

社會保障惠通

  農場管委會高度重視加強社會保障、增進民生福祉。我們堅持靈活參保的原則,不分區域、不分民族,統籌推進“兩保”收繳工作,統籌推進勞動技能培訓和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一體推進救災救濟、社會福利、殯葬改革工作。勐底農場衛生院、敬老院、幼兒園建成使用,力促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普惠性、均衡化發展,確保各族群眾不落一戶不少一人,都能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文化交往融通

  60、70年代,來自上海、四川、昆明等地的知青為勐底壩帶來了第一臺收音機、放映機,吸引附近眾多少群眾前來圍觀,為當地群眾帶來了第一次與外來文化交流的機會,F在,隨著科教文衛事業的普及,不論是農墾職工子女還是少數民族群眾子女,都能上一樣的學校、學一樣的文化,進一樣的醫院、看一樣的病,有一樣的機會、找一樣的工作,在日益緊密的交往中,開展移風易俗已成為民族共識,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主旋律已深入人心,民族平等、民族互信、民族團結得到極大提升。

黨的領導暢通

  管委會黨委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每年至少2次研究民族團結進步工作,重視發掘少數民族優秀人才,培養少數民族黨員干部和致富帶頭人39名。建成3個基層黨建活動陣地,每年固定開展“三會一課”活動12場次,在“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中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各族群眾紓難解困。制定貫徹領導掛鉤社區制度,組建宣講小分隊到各社區、生產隊宣講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和給滄源縣邊境村老支書們的回信精神12場次,豐富了“黨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的具體實踐,進一步增強了農場職工和各族群眾“學習總書記、遵從總書記、愛戴總書記”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五通”引領,力促“五同”。在“十四五”時期,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緊密團結全場各族干部群眾,大力實施“563”發展計劃,實現農場各族群眾“產業同興旺、生態同宜居、鄉風同文明、治理同見效、生活同富裕”,確保真正建設好美麗家園、維護好民族團結、守護好神圣國土,共同唱好新時代勐底農場各族人民的幸福之歌!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試信息
關注微信公眾號:yn2553
或長按二維碼關注

日本韩国欧美人人澡_免费人成在线播视频_欧美另类激情在线播放_高清无码毛片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