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臨滄永德:以紅色歷史之土,育民族團結之花
時間:2021-10-22 14:26 來源:未知 微信公眾號:yn2553 QQ公眾號:800061629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新時代的逐夢路上,一個民族的同胞都不能少,新時代的趕考路上,一個部門的努力都不能少,大家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今年盛逢黨的百年華誕,永德縣委黨史研究室充分發揮部門優勢,以歷史為沃土,動靜相輔講好黨的紅色故事,為構筑永德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培育民族團結之花貢獻史志人的力量。
一、存史資政,以靜態故事涵養紅色根脈。
文字恒久遠,雕琢顯匠心。編史俢志是史志人的老本行,永德史志人始終保持歷史敬畏心,每年編輯出版《永德縣年鑒》《中共永德縣委執政紀要》,記錄在全縣各族同胞共同努力下永德政治、經濟、文化、黨建等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經驗。編纂《永德脫貧攻堅》,圖文并茂地記錄全縣各族人民齊心協力破貧陣的精彩過程。向農村、機關、企業提供黨史素材,贈送史志書籍400余冊,借力七彩云端APP等新媒體刊登永德本土黨史故事、黨史人物事跡,進一步拓展黨史學習教育在全縣各族人民中的宣傳影響力。
二、教化育人,用渾厚聲音唱響紅色旋律。
永德史志人除了能俯首以文存史,還能放下史書上講臺,通過口傳身教,把靜態的文字變成永德各族同胞能聽見的黨的聲音、能聽懂黨的歷史。今年以來,4名史志人加入縣委宣講團,結合黨史“六進”工作深入鄉鎮、部門、企業、社區、村組開展黨史宣講,全縣累計宣講70場、受眾6000人。聯合縣委宣傳部、縣委黨校、縣融媒體中心推出《永德“云”課堂》欄目,為黨史故事插上“云”翅膀,飛入各族同胞家,唱響紅色主旋律。
三、優化陣地,樹閃亮豐碑賡續紅色精神。
革命遺址是珍貴的紅色歷史文化資源,更是永德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一起走過”的歷史見證。永德縣委黨史研究室先后對縣內8處革命遺址進行修繕、建設、掛牌立碑保護。為獻禮建黨百年,今年還配合相關部門為本土清匪反霸英雄——字文科父子三烈士建造了犧牲地舊址紀念碑,不斷挖掘優化縣域愛國主義陣地。依托革命遺址紅色資源“活”教材,今年全縣累計開展現場黨史教育60場、受眾5000余人。通過保護歷史文化遺產、開展革命歷史教育,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引導永德各族人民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增強歷史文化認同感,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試信息
關注微信公眾號:yn2553
或長按二維碼關注
上一篇上一篇:臨滄永德:上下一心,齊頭并進 攜手邁向民族團結進步的康莊大道
下一篇下一篇:臨滄永德:退役不褪色 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宣傳走進退役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