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id="jpt14"><bdo id="jpt14"></bdo></u>

<u id="jpt14"></u>

總書記的云南情

時間:2021-08-22 16:27 來源:未知 微信公眾號:yn2553 QQ公眾號:800061629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8月19日給云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邊境村的老支書們回信,勉勵他們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引領鄉親們建設好美麗家園,維護好民族團結,守護好神圣國土。

 


 

2014年元旦前夕,習近平回信勉勵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干部群眾:“希望你們早日實現過上小康生活的美好夢想”。

 

2019年4月10日,習近平再次回信祝賀獨龍族實現整族脫貧,并勉勵群眾:“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

 

2021年新年前夕,習近平通過中央廣播電視臺和互聯網發表新年賀詞。他的書架上共擺放了21幅照片,2幅與云南有關。

 

其中一幅是司莫拉佤族相親們唱著《阿佤人民唱新歌》,簇擁著總書記走出村口的暖心畫面。

另一幅是習近平視察駐云南部隊,深入邊防一線,在某邊防營同官兵親切交談的畫面。

 

2015年、2020年,兩個鐫刻在云南發展史上的重要年份。

 

 在云南改革發展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親臨云南考察并發表重要講話,科學指明了云南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定位和責任使命。

 

 

 

歲月如梭,情懷不變

云嶺大地

始終裝在總書記的心里

 

 

七彩云南,被譽為“詩的遠方,夢的故鄉”。由于歷史、自然等多方面原因,全省129個縣中,122個曾有扶貧任務,其中國家級貧困縣88個,深度貧困縣多達27個。

 

拼版照片上圖:云南省福貢縣匹河怒族鄉托坪村一景(2016年11月25日攝);下圖:搬遷到怒江邊的托坪村五湖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新村(2020年11月3日攝,無人機照片)。

 

2015年1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親臨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昭通市,走村入戶問民情,在昆明會見脫貧難度最大的獨龍族干部群眾代表。

 

2015年1月19日,習近平來到魯甸縣小寨鎮甘家寨紅旗社區過渡安置點,看望受災群眾。

 

“云南聚焦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深度貧困人口,以整村、整鄉、整族、整縣、整州為單元,推進區域發展和扶貧開發,思路是對的,要繼續堅持。”

 

“要增加資金投入和項目支持,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因鄉因族制宜、因村施策、因戶施法、扶到點上、扶到根上。”

 

“云南一些貧困地區‘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要做好移民搬遷工作,做到實施一個搬遷項目、安置好一方群眾,實現一方人脫貧。”

 

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七彩云南。

 

2020年19日下午,習近平在騰沖市清水鄉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同村民李發順一家聊家常,詳細詢問脫貧情況。

 

在騰沖市清水鄉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看到鄉親們的生活越過越紅火,總書記高興地說:

 

“鄉親們脫貧只是邁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要聚焦深度貧困地區,聚焦工作難度大的縣鄉村,按照‘五個一批’的辦法,強化分類施策、掛牌督戰,著力攻克最后的堡壘。”

 

攻克最后的堡壘,云南打了漂亮的一仗。

 

2020年11月14日,省政府批準:鎮雄、會澤、屏邊、廣南、瀾滄、寧蒗、瀘水、福貢、蘭坪最后9個貧困縣(市)退出貧困縣序列,我省88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同時,怒族、傈僳族實現整族脫貧。至此,云南獨龍族、德昂族、基諾族、怒族、布朗族、景頗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等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歷史性告別絕對貧困。

 

 

牢記總書記關懷囑托,云南全省上下把脫貧攻堅當作最大的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全省933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850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

 

◎貧困群眾人均純收入從2014年的2301元增加到2020年的10721元

 

◎150萬人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實現“挪窮窩”“斬窮根”

 

◎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整族脫貧,困擾云南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歷史性地得到解決,兌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的莊嚴承諾。

 

搬家車隊在開道警車的引領下從云南省永善縣大興鎮開往魯甸縣卯家灣易地扶貧安置區。

 

魯甸卯家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

 

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省委、省政府正大力弘揚“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帶領各族干部群眾繼續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向著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勇前進!

 

梨花綻放鄉村振興之路

 

“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的路子來。”

 

“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云南更好發展。”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云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政治囑托,是云南各族人民和全國人民一道同步邁入全面小康社會的必然抉擇。

 

2020年春節前夕,習近平赴云南考察。

 

針對云南屬于欠發達省份的實際,云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堅持新發展理念,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趕超跨越。2020年,云南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45萬億元,在全國排位從2015年第23位躍升到第18位。

 

 

為鞏固打牢推動發展的堅實根基,形成有效支撐云南發展、更好服務國家戰略的綜合基礎設施體系,云南深化基礎設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繼啟動了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3年攻堅戰、“五網”建設五年大會戰等一系列項目,綜合基礎設施不斷提質升級——

 

◎“十三五”以來,云南高鐵從無到有,邁入高鐵時代

 

◎全省新增高速公路里程5000公里,通車里程超過9000公里,居全國第二位

 

◎2018年至2020年,云南公路水路固定資產投資預計連續三年位居全國第一

 

昆明動車所動車蓄勢待發

 

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突破口和切入點,塑造發展新優勢,云南聚焦重點、因地制宜、延伸長板,科學提出“兩型三化”發展方向——

 

◎大力培育八大重點產業

 

◎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

 

◎謀劃構建面向2035年的“5個萬億級和8個千億級”現代化產業新體系

 

云南昭通水電鋁項目

 

逐漸走出一條符合云南實際、時代特征,特色鮮明、技術先進、綠色安全、動態迭代的現代產業發展之路。

 

今天的云南,已不再滿足于做跟跑者,而是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實施新一輪“云上云”行動計劃,毅然搶抓數字經濟新機遇——

 

“一部手機”系列產品站上行業制高點,區塊鏈中心掛牌成立,一批批5G、人工智能、產業互聯網、物聯網、數據中心、超算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的開建與投產,使云南信息產業發展落后的格局正在悄然改變……

 

“游云南”平臺開出全國第一張區塊鏈電子冠名發票

 

此外,從2021年3月中旬起,云南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各州市逐一召開現場辦公會,旨在推動每個州市、每個部門從各自實際出發,真正認清發展方向、定位與路徑,進一步凝聚共識、鼓足干勁,齊心協力推動云南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確保到2035年與全國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這在云南蔚然成風。

 

 

作為擁有少數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從新中國成立初期邁入社會主義社會,到新時代脫貧攻堅,云南各族人民從未忘記碑文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誓為建設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奮斗”的誓詞。

 

 

2015年,習近平考察云南時強調,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要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定不移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廣泛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注重把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作為戰略任務來抓,使各民族人心歸聚、精神相依,希望云南建設成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

 

 

6年來,云南落實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要求,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成效明顯——

 

被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市)、示范單位數量居全國前列,民族地區經濟總量、居民收入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各民族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的情感紐帶、合力守邊固邊興邊的內生動力不斷彰顯。 

 

 

從滇池湖畔到洱海之濱,從萬畝茶園到千年村落,云南的綠水青山給總書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到一處,他都反復叮囑:守護好云南的青山綠水,發揮好云南的生態財富。

 

高原明珠重煥光彩

 

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時,對云南提出了努力成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戰略定位。站在洱海邊,總書記與大家鄭重相約、立此存照。“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讓‘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駐人間。”

 

 

2020年1月20日,習近平前往昆明考察調研。當天下午,他首先來到滇池星海半島生態濕地,詳細詢問了滇池保護治理和水質改善情況。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提出的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這個理念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決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只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鍥而不舍,久久為功,就一定能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云南生態地位重要,有自己的優勢,關鍵是要履行好保護的職責。滇池是鑲嵌在昆明的一顆寶石,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勁頭,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加強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再接再厲,把滇池治理工作做得更好。”

 

云南有很好的生態環境,一定要珍惜——這是習近平對云南寄予的一份厚望。6年來,云南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縱深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和九湖保護治理等8個標志性戰役,一幅被拂去灰塵的云嶺山水圖,正向世界宣告著它的多彩多姿——

 

◎“十三五”期間,16個地級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連續4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2020年,地表水優良水體比例達83%,高于國家下達目標任務10個百分點

 

◎水源地保護攻堅戰順利收官

 

◎城市黑臭水體全部整治達標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滇池、洱海、撫仙湖等九大高原湖泊水質目標任務全面完成

……

 

七彩云南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人與自然更加和諧。

 

洱海

 

正因為云南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突出地區之一,2021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選擇在昆明召開,大會主題“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與云南建成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目標完美契合。

 

滇金絲猴

 

 

多年來,習近平一直十分關注云南的對外開放工作。

 

滇池國際會展中心夜景

 

2015年1月20日下午,習近平考察了正在建設的昆明火車南站。在工程項目部,他詳細了解工程設計和施工進度,聽取云南省發展滇中新區規劃建設情況和加強互聯互通、建設面向西南開放大通道的情況介紹,要求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形成有效支撐云南發展、更好服務國家戰略的綜合基礎設施體系。他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關鍵還是要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把‘接口’做好,才能實現互聯互通。”

 

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考察云南,提出以大開放促進大發展,加快同周邊國家互聯互通國際大通道建設步伐,加強同周邊國家文化交流工作,促進民心相通。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

 

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重沖擊,云南改革不停歇,開放不止步,輻射中心魅力越來越大。6年來,云南在建設輻射中心過程中,全力打造區域性國際經濟貿易中心、科技創新中心、金融服務中心和人文交流中心,各項工作成績突出,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扎實推進——

 

◎與9個國家搭建11個多邊雙邊合作機制

 

◎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締結友城49對

 

◎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成效趨顯

 

◎通關便利化水平持續提升

 

◎與周邊國家經貿往來進一步加強

 

◎中越、中老、中緬國際通道建設有序推進

……

 

中老鐵路預計年底開通運營

 

“優勢在區位,出路在開放。”踏上新征程,云南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迎來新機遇、賦予新使命。“十四五”時期,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要邁出新步伐,面向南亞東南亞綜合交通、物流、信息、能源樞紐基本建成。云南正努力建設成為國內市場與南亞東南亞國際市場之間的戰略紐帶、“大循環、雙循環”的重要支撐。

 

這片讓習近平總書記

深情牽掛的高原山川

深深鐫刻著他的足跡

彩云之南沿著

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一路奔跑

跑出了一條

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云南路徑

 

新起點呼喚新擔當

新征程更需新作為

讓我們循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

繼續奮斗 勇往直前

努力把總書記為云南擘畫的藍圖

變為現實

奮力譜寫好中國夢的

云南篇章

 

 

云報客戶端出品

策劃:謝煒

統籌:黃佳倫 張海燕

責編:鄭海燕 李喜翠 戴菲

美編:潘彬瓊 張俊輝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試信息
關注微信公眾號:yn2553
或長按二維碼關注

日本韩国欧美人人澡_免费人成在线播视频_欧美另类激情在线播放_高清无码毛片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