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基層風采|宜良縣:縱深推進“萬名人才興萬村”行動見行見效
時間:2021-10-22 10:51 來源:未知 微信公眾號:yn2553 QQ公眾號:800061629
自“萬名人才興萬村”行動啟動以來,宜良縣高質高標對全縣112個涉農村(社區)全覆蓋選派人才支持服務,積極推進各類專家人才到基層創新創業,力促人才資源服務鄉村振興落地見效。
“四個流程”,精準選派。村(社區)“按需點單”,聚焦村級發展短板弱項、痛點堵點問題,梳理形成需求清單;縣級行業部門“按需接單”,根據需求清單,各單位認真梳理動員,將人才特長與幫扶村需求進行“配對”,上報人才資源服務清單;
縣人才辦“精準派單”,依托縣級專家人才庫,結合專家人才專業領域、成長地、行業資源等信息,將人才“派單”到村;
專家人才“自愿接單”,由專家人才分析幫扶村(組)問題,結合自身資源及特長,“量身定制”服務活動清單。
“三個層級”,科學搭配。以鄉鎮(街道)為單位開展組團服務,按照“黨政人才+科技人才+專業人才+X”模式,組建專家人才服務團,實現“一團幫一鎮”
以村(居)委會為單位開展定點幫扶,結合“干部回鄉規劃家鄉”行動,按照“專家人才+聯村工作組+回鄉干部+X”模式組建人才服務小組,實現“一人扶一村”;
以村民小組為單位開展人才幫帶,每位專家人才采取“師帶徒”“一師多徒”形式,為服務村(社區)幫帶培養一批“土專家”和“田秀才”。
立足實際,突出典型示范。人才(團隊)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根據各村自然資源、民族文化、產業基礎等特點,將全縣112個涉農村(社區)劃分為城鄉結合型、鄉村旅游型、花卉產業型等村莊規劃類別,積極發揮人才個人知識技能、“朋友圈”和單位資源優勢,通過技術指導、項目合作、試驗示范等方式,推動形成一批鄉村振興品牌;
擇優確定10個“萬名人才興萬村”行動重點示范村,專家人才量體裁衣,開展種養技術、鄉村產業提升、鄉村建設發展規劃、鄉村旅游開發等10類服務和指導。
統籌推進,提升治理能力。結合深化村級集體經濟強村工程、“干部回鄉規劃”行動、“不忘初心走基層”等載體,整合返鄉干部、駐村工作隊等力量,動員組織全縣黨政干部、專業技術人員等500余人參與其中,為各村(社區)建言獻策,編制村莊發展規劃、基層黨建和人才發展專項規劃;
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等,以規范組織生活為著力點,動員組織全縣機關干部,制定個人“為民辦實事計劃清單”1988份,深入村(社區)開展為民辦實事活動。
建立機制,凝聚服務合力。建立年初“把脈會診”機制。人才服務團通過深入田間地頭、走村入戶、召開座談會等方式,摸清掛包村(社區)基本情況和存在問題,指導村(社區)制定發展規劃;
建立時時“遠程問診”機制;充分利用電話、微信等通信手段,建立常態化溝通渠道,及時掌握工作動態;建立季度“跟蹤問診”機制,每個團隊及結對服務人才每季度至少深入服務村(社區)1次,跟蹤掌握發展規劃執行情況及現場回應解決實際困難等。
多方捆綁,促進服務成效。“萬名人才興萬村”行動啟動后,為防止聯系服務走形式、走過場,宜良縣構建了“縣委組織部+鄉鎮+村(社區)”的三級督促督查體系,縣委組織部定期不定期督導專家人才到崗開展工作情況,各村(社區)做好專家人才每次的幫扶記錄,鄉鎮(街道)加強聯系和保障,選派單位提供支持與幫助,確保工作穩定有效推進;
對表現優秀、貢獻突出、基層反映好的專家人才,在各類人才計劃評選、人才項目申報、職稱評聘、評先評優、選拔任用等工作中優先傾斜考慮,對工作不在狀態、服務不到位的人才采取約談、通報、召回等處理。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試信息
關注微信公眾號:yn2553
或長按二維碼關注